天博体育官方平台入口,编者按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江苏和南京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习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并两次亲临江苏视察、发表重要讲线月份在南京考察调研,就我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江苏、对南京工作的巨大关怀和殷切希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引领我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本报今起推出“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喜迎2024全国两会”系列报道,向汇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走在前、做示范”的创新实践,展示“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图景。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3月、7月,习在两次重要讲话中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天博网页版,摆在首位的都是科技创新。
一年来,南京深入贯彻习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依托南京禀赋优势,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力争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南京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排名,南京位居全国第4。
去年7月6日,习在南京考察,他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走进展厅、6G综合实验室,详细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习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一进入实验室大楼,大厅张贴的16字愿景即映入眼帘:“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再向里走去,6G综合实验室里一片忙碌。为了尽早实现6G关键性能指标的全面验证,6G科研团队正忙着开展空口校准和相干协作传输试验,已完成关键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试验数据分析,其结果将为6G频谱效率进一步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告诉记者,现今研发6G,就是为未来智能化信息社会提供超强连接能力,比如用户要使用云端智能技术,只需极短的时间。
“的关怀是我们技术攻关的最大动力。”在尤肖虎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都在努力与时间赛跑,大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月,铆足干劲、抓紧时间开展技术攻关,至少每周召开一次技术分析会……
按照习指引的方向,经过众多技术人员的默默耕耘,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了业界首个6G实验室,初步建成6G端到端实验平台,6G光子太赫兹通信实时传输速率从400Gbps提升到1Tbps,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实验室还突破大网操作系统、毫米波太赫兹通信与核心器件、内生安全DPU芯片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在多个国家重点行业应用。
创新突破的取得离不开人才。在实验室,记者注意到,在场科研人员既有头发灰白的老一辈,也有身姿挺拔的“70后”“80后”,还有不少青年人才。如今,紫金山实验室已形成规模超千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博士比例达40%,在站博士后25人,拥有两院院士4位,国家和部省级高端人才70余人。以通信技术为例,便集中了包括尤肖虎在内的三代研发人才。
“后续,实验室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青年领军人才的引培,助力实验室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尤肖虎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紫金山实验室将进一步牢记习的谆谆嘱托,强化使命担当,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2月20日,江苏召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包括紫金山实验室在内的南京成绩被频频提及。
按照习指引的方向,南京全市上下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在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效。
南京城东,麒麟科创园。一列“信息高铁”正飞速驶出,其城市算力网解决方案作为南京市培育的科技成果已经辐射到郑州等城市,支撑了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和智算公司训练超过10个百亿级大模型。瞄准长时储能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集成验证平台”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预期2025年可正式投入运行。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南京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均聚焦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堪称“国之重器”。
“平台选择南京落户,主要看重南京区位优势明显,辐射面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人才优势突出;创新氛围活跃,支持和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的政策发力早、力度大。”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储能团队负责人陈海生介绍。
基础研究突破点燃原始创新引擎,产业化之路如何更加通畅?去年底,我市获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放权松绑”的人才科研特区,一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政策创新和科教资源集成,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些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正忙着整理“今年要带去全国两会的话”,“主要是十年来的进展和两会建议。”
2014年,习来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习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两次与的直接接触,为刘庆和他的团队指明了奋斗方向。
“去年两会期间,我们就抓紧召开了视频会议,传达的重要指示,大家也集思广益讨论了要怎么做。”刘庆介绍,产研院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现有产业真需求和技术难题,广泛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持续提升应用技术研发供给能力,初步建成了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机构于一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已经建设77家研发载体,和海内外180余家高校院所与科研机构、300多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在南京,有一个专门研究种子的实验室。“我们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是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起来的种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新闻动态、党委书记易中懿介绍。成立一年多来,钟山实验室已瞄准种业重大技术攻关启动一批科研项目。2月4日,玄武区与江苏省农科院签署《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新建载体建设合作协议书》,为后续加快建设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习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过去一年,我市启动实施2023年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累计立项17个,持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金融服务驿站为抓手,开展“价值发现”“陪伴成长”“助力腾飞”三大行动,“宁科贷”合作银行当年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发放贷款金额超500亿元。2023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3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总量达213家。
中圣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新介绍,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从用热棒技术治理冻土助推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到冷氢化技术攻克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剧毒、高污染副产物难以处理的难题,再到今天的清洁能源核心成套装备的再发展,中圣科技每三到五年就形成一个重大科技成果,用技术创新帮助社会解决问题。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战场。接下来,南京将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用创新硬实力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